揭秘藏医脉诊,解读生命密码的古老智慧
时间:2025-01-15 作者:甘露医院 浏览数: 次
藏医药学是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藏医脉诊(又称为号脉、切脉)则是藏医诊断体系中重要的诊断方法,其与中医脉诊有异曲同工之妙。
脉诊在藏医理论中称之为“搭把匝”,意为甄别之脉象,通过对病人脉象的细致观察,梳理脉搏。藏医们可以凭借脉诊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病理特征,从而更合理地诊断出患者的疾病。
藏医药学奠基之作《四部医典》中,对藏医脉诊进行了详细记载。书中记载:“脉搏,是给医生通知病情的使者。”并规定了脉诊相关内容,如脉诊前的注意事项、最佳脉诊时间等。
这位通知病情的“使者”,究竟蕴含了藏医药学多少智慧在其中?
1 脉诊的理论依据
藏医脉诊的理论依据,主要基于“血液循环学说”、“脏腑功能学说”、“寒热学说”这三者所展开。
藏医认为,人体的命脉主要由白脉和黑脉组成。其中的黑脉就包括了整个血液循环系统,血液从肝脏前往心脏,再由心脏输送往全身(包括肝脏),以此构成循环。同时,血液在遍及隆的作用下,流进全身各处,有通达的特性。
藏医理论中的五脏六腑分别作用于不同的功能。结合寒热学说来看,脏器受作用物的影响具有偏向于热能较高的性质,而腑器偏向于热能较低寒性较高的性质,当血液流进具有不同功能的器官时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属性或搏动形式,脏器的高亢性和腑器的低沉性造就脉搏的强劲有力跳动和较低沉的跳动规律,这也为脉诊提供了有力的辨别方向。
此外,脉搏亦能根据不同的脉象归纳到寒性脉象和热性脉象,共计十二种搏动形式。具体疾病的脉象均是从寒性和热性脉象衍生而来的。
2 脉诊的注意事项
想要洞察出脉象所传递的信息,令其真实反映疾病情况,也应该注意一些关键事项。
饮食注意事项:患者进行藏医脉诊前应禁食酒肉,尽量避免食用过热、过凉、难消化的食物,不应暴饮暴食,也不可节食。
起居注意事项:应保证睡眠充足、禁房事、不进行重体力劳动,“号脉”前应少语,保持心神宁静。
脉诊注意事项:最佳的诊脉时间是早上6~7点。《四部医典》认为清晨人体状态最佳,即热气未呼出,冷气未吸入,且能保持空腹,阴阳调和,呼吸均匀。过程中,患者不可大喘气,也不能突然闭气或大声讲话,以免扰乱脉象。
3 脉诊的诊断结果
藏医脉诊诊断疾病的具体方法为:医生的“寸”(食指)、“关”(中指)、“尺”(无名指)平放在患者手腕部的第一条横纹向下一寸(约3.3厘米),骨头凸起的内侧。医者右手“寸脉”代表心脏和小肠;“关脉”代表脾脏和胃腑;“尺脉”代表左肾和三焦。医者左手“寸脉”代表肺和大肠;“关脉”代表肝和胆;“尺脉”代表右肾和膀胱。
《蓝琉璃》记载:(患者)有无病症以脉跳动的次数、大小、强缓、沉浮、虚洪、紧松等衡量来观察。患者患病时,脉象会出现异常,有浮、沉、洪、细、大、小、滑、涩、满、实、空、迟数长、短、缓紧、弱、粗、硬、柔、促、扁、间歇、慢等20多种。
除了“号脉”,藏医和中医一样,还需结合望、问等其他诊断方法,深入了解患者的体质、症状、病史、家族史,乃至于日常饮食内容、工作强度,近期是否有重大变故、精神压力等,才能判断患者的病情,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藏医脉诊的背后,蕴藏着藏医药学千百年传承的深邃智慧与非凡伟大。每一次精准的脉诊,皆为藏医与生命古老韵律的共鸣,是对人体身心整体洞察的精妙艺术。它见证了藏医药学在岁月长河中沉淀积累,在高原的严苛环境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以独特视角诠释着生命的奥秘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洛桑曲珍,才让南加.探秘藏医“切脉”[J].人人健康,2023,(23):64.
岗尖俄日,米玛.多种学说背景下的藏医脉诊及其独特思想解析[J].中国民族民间药,2021,30(22):5-7.
西安甘露精神病医院,西安精神病医院,治疗抑郁症医院,治疗焦虑症医院,西安甘露医院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与光华路十字甘露医院 咨询电话:029-88220226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遵照医生诊断 备案号:陕ICP备19022228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