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疾病的11个误区(重要科普)
时间:2024-11-11 作者:甘露医院 浏览数: 次
近年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问题,但是许多误解依然存在。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精神疾病常见的11个误区。
误区1.精神疾病很少见
相关调查表明,每年大约有五分之一的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或重度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
误区2.惊恐发作可能是致命的
惊恐发作是非常令人不愉快的,涉及心跳加速和严重的恐惧感。但是,它们不能直接导致死亡。
但值得注意的是,恐慌症发作的人可能更容易发生意外。如果有人正在经历惊恐发作或能感觉到惊恐发作的来临,找到一个安全的空间可以帮助减轻这种风险。
误区3.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不能工作
一个古老但持续存在的说法是,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不能坚持工作或成为有用的劳动力。这是错误的。
的确,患有特别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可能无法满足正常工作的工作量。然而,大多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可以像没有心理健康障碍的人一样具有生产力。只是一部分人因为疾病原因,没有耐性、不善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冲突和社交问题,因此每个工作都很难干长久。
美国曾发表了一项就医状况研究,调查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对就业状况的影响。作者发现,正如预期的那样,“就业率随着精神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然而,调查显示,重度患者就业率为54.5%,而没有精神疾病的人为75.9%,轻度精神疾病的人为68.8%,中度精神疾病的人为62.7%。
误区4.心理健康问题是软弱的表现
心理健康失调是疾病,而不是性格不好的标志。同样,患抑郁症等疾病并不意味着“不可救药”,是可以治疗并康复的。
如果有影响的话,情况恰恰相反。与心理健康疾病作斗争需要很强大的力量。
误区5.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都有依赖性,吃多了会变傻?
精神病药物是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兴奋或抑制,连续应用可产生依赖性的药物,其中包括镇静催眠药物和抗焦虑药物: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药物;还包括中枢兴奋剂:如苯丙胺、甲基苯丙胺;致幻剂:如麦角二乙胺。在临床上,不少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出现精神活动迟钝,反应不灵活,动作呆板,领悟能力减退等表现,给人脑子变笨的印象。
精神分裂症长期反复发作,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影响,比如智力、记忆力、学习能力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精神活动迟钝、记忆力下降,是脑的基本病变,而不是由药物所致。
误区6.精神疾病是永久的
得了精神心理疾病诊断不是“无期徒刑”。每个人患精神疾病的经历都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会经历发作,在发作之间他们会恢复到他们的“正常”版本。其他人可能会找到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或谈话治疗--恢复他们生活的平衡。
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还没有从精神疾病中完全康复,有些人可能会经历逐渐恶化的症状。
然而,根据目前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许多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恢复。
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康复”对不同的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东西。有些人可能认为康复是恢复到症状开始前的感觉。对另一些人来说,康复可能是症状的缓解和恢复到令人满意的生活,无论它是多么的不同。完全康复的旅程需要时间,但积极的变化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发生。
误区7.成瘾是因为缺少意志力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专家们认为,药物使用障碍是慢性疾病。《成瘾行为报告》上的一篇论文调查了意志力与成瘾康复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发现,在战胜毒瘾的时候,缺乏意志力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论文写道:“成瘾的人似乎并不缺乏意志力;相反,康复取决于制定策略,通过控制环境来保持意志力。”
吕翠萍主任在病区查房
误区8.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格是分裂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精神分裂症“以思维、知觉、情感、语言、自我感觉和行为的扭曲为特征”。这些扭曲可以包括幻觉和妄想。
但是精神分裂症的人格是正常的,与分离性人格障碍不一样,分离性人格障碍过去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
误区9.所有的精神病都会遗传?
精神病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类病症,精神病造成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其中较为关键的就是基因遗传要素,假如爸爸妈妈或者爷爷辈有精神病史,就会有可能造成基因遗传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还和社会发展、工作中、平常的心理状态等各个方面的原因相关。
精神病实际上有一定的基因遗传关联,亲属关系越近的,产生基因遗传的概率就越大。现阶段认为精神分裂症、情感类精神疾病及其神经症这些心理障碍的基因遗传仅仅促使个人具备基因遗传易感基因,并不一定病发,具备基因遗传易感基因的人也不一定就能表现出病症症状。
误区10.精神病治好了就不用吃药了
大多数精神疾病很难一次彻底性治愈,需要长期的维持治疗,有的需要终身服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品的种类、剂型不断更新,给患者的服药带来很大的方便性,比如有日效(一天服用一次)、周效(每周或二周用药一次)、长效的(每四周用药一次),有片剂、口腔崩解片、滴丸、针剂、液体等。
误区11.精神病患者都有暴力倾向
处于精神健康危机中的人更多的是感到恐惧、困惑和绝望,而不是只要得了精神疾病就有暴力倾向。
一项研究发现,在四年内,只有约3% 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实施过暴力行为。研究表明,如果将精神病患者与他们自己社区的人进行比较,暴力行为发生率是相同的。大多数暴力犯罪,高达 95%都是由没有精神病的人所为。
同时,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成为暴力犯罪受害者的概率是普通人的 10 倍以上。
吕翠萍主任在病区查房
吕翠萍主任温馨提醒:精神心理疾病可以治疗的。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家属应和患者、医生一起共同努力面对,积极治疗,帮助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扶持患者早日康复。
西安甘露精神病医院,西安精神病医院,治疗抑郁症医院,治疗焦虑症医院,西安甘露医院
- 上一篇:天气骤冷,多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维护社区平安!
-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网站地图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与光华路十字甘露医院 咨询电话:029-88220226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遵照医生诊断 备案号:陕ICP备19022228号-11